以往大家常以如嬰兒般吹彈可破、白裡透紅肌膚來稱讚別人好膚質,但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焦急父母親,心疼地帶著出生沒幾個月大,兩頰卻紅咚咚的嬰兒求診,想了解小寶貝皮膚變得又紅又粗,甚至還破皮結痂的病因。醫師表示,此為小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,必需靠保養與藥物治療雙管齊下,才能緩解。
異位性皮膚炎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慢性過敏性皮膚疾病,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張凱琳表示,在臺灣孩童盛行率越來越高。通常於嬰幼兒出生後六個月內開始發病,接著就一直時好時壞反覆發作,但是,大多數患童會隨著年紀增加而逐漸改善,多於兩三歲大之後不再發作。
一般而言,大多好發於四肢關節處、臉頰、耳朵後面、頭頸部、眼睛及嘴巴四周等處皮膚,依不同年紀而好發部位亦不同。最大特色就是患處會很癢,且越抓會越癢進而造成惡性循環,還會造成皮膚紅腫或粗糙增厚等變化,甚至可能因抓破皮而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。
異位性皮膚炎為異位性體質在皮膚上的一種表現,其致病原因相當複雜,目前認為和遺傳過敏體質、天生皮膚屏障功能缺陷、加上環境因子如過敏原、溫度變化、情緒壓力等刺激所共同作用造成。此種異位性體質,也使得患者本身或家族成員常同時患有其他過敏疾病,如氣喘或過敏性鼻炎。
張凱琳指出,幼兒期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由食物過敏原所引起,因此嬰兒應儘量哺育母奶至少六個月以上,若無法餵食母奶,則建議使用低過敏奶粉。此外,副食品延後至嬰兒六個月大時再添加,並且在一歲之前避免餵食高過敏性食物,如牛奶、蛋白、大豆、花生、有殼海鮮等。
另外日常生活中常見過敏原如塵蹣、黴菌、貓、狗皮屑等,也常會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症狀,因此應該保持居家環境整齊清潔。洗澡時水溫也不宜過熱,並用非皂鹼類、低刺激性清潔用品來清潔皮膚。另外,保濕工作也很重要,尤其冬天洗完澡擦乾身體後,要立刻擦上保濕性強中性低敏感乳霜以避免皮膚乾燥。夏天則避免流汗,室內保持通風涼爽、衣著選用透氣棉質衣料。
張凱琳強調,在小兒過敏專科醫師指示下,適當藥物治療亦不能輕忽。藥物的治療,主要包括外用以及口服止癢和抗發炎藥物,如果有有繼發性細菌感染,應合併給予抗生素治療。部份患者因為害怕藥物副作用而不敢接受治療,反而導致異位性皮膚炎持續惡化,影響小孩情緒及社交發展。只要對此疾病有正確認識,從保養與藥物治療雙管齊下,仍然有機會將皮膚狀況改善到相當理想狀態。
【中時健康 陳葒冠/台北報導】2009.02.06
留言列表